Responsive Advertisement

北美館這一年來引進了許多互動式行為藝術的展覽,從之前「2014台北雙年展」、「李明維與他的關係」,展覽已經跳脫出靜動態、多媒材、行為藝術等領域,更往前走是互動式參與的藝術形式。 結合行為與參與互動的藝術展出,我想是讓觀眾感受到藝術其實不是那樣距離感,任何的參與簡單的動...

【藝術當代】愛麗絲的兔子洞 【藝術當代】愛麗絲的兔子洞

結合行為與參與互動的藝術展出,我想是讓觀眾感受到藝術其實不是那樣距離感,任何的參與簡單的動作,透過藝術家編排都能勾勒出看似即興陌生卻又彼此有默契的展出。如林其蔚的作品,他將觀眾圍繞成一圈圈然後每個觀眾傳著從中間木製播放器的黑色絲帶(象徵膠捲),然後每個拿到的人念出絲帶上的字,當眾人都一起做這件事情時,一種類似梵音的音律隨著絲帶在每人手中傳送下,充溢在空間中。

【藝術當代】愛麗絲的兔子洞

【藝術當代】愛麗絲的兔子洞


北美館這一年來引進了許多互動式行為藝術的展覽,從之前「2014台北雙年展」、「李明維與他的關係」,展覽已經跳脫出靜動態、多媒材、行為藝術等領域,更往前走是互動式參與的藝術形式。

結合行為與參與互動的藝術展出,我想是讓觀眾感受到藝術其實不是那樣距離感,任何的參與簡單的動作,透過藝術家編排都能勾勒出看似即興陌生卻又彼此有默契的展出。如林其蔚的作品,他將觀眾圍繞成一圈圈然後每個觀眾傳著從中間木製播放器的黑色絲帶(象徵膠捲),然後每個拿到的人念出絲帶上的字,當眾人都一起做這件事情時,一種類似梵音的音律隨著絲帶在每人手中傳送下,充溢在空間中。



又或是在一個平台邊,每個人戴上旁邊的耳機,接收耳機裡面的指定一起在平台各角落上,做出一樣的動作,腳踏、轉圈、舉手、蹲等,在平台上這些陌生人,卻突然間彼此與作品突然像熟練的常演者,勾勒了極為有趣的藝術行為。作品的動機與編排的細心,讓參與與旁觀間都領受了一份樂趣,一種作品隨時隨地都會有不同表現的作品。



看來這是一種趨勢,人人都會是藝術作品中的一個元素,藝術不再是創作者的獨樂樂,也是參與者的眾樂樂。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