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有些商業空間的書牆究竟是否是企圖收編的文化符號? |
雜誌上談到很多高級旅館與商業空間都流行以「書牆」的概念鋪排整體空間,來塑造人文情境,讓空間或品牌與人產生連結的溫度。這溫度以書為符號,書一向給人的想像是一種非商業的表徵,現在卻變成商業空間收編的元素。
真正在這些空間去閱讀書牆上的書的人,我推測畢竟還是少數,多數人看看書牆上的書是哪些選書,偶而拿起一些看起來有興趣的主題隨手翻翻,少有真正選到喜愛的書後,窩在旅館沙發上閱讀許久的讀者吧。
然而,這些空間選書的也是有學問,普遍以藝術、設計、文學為主,又或是在地文化、旅行為輔。選什麼樣的書代表的符碼也給人對於空間不同的感受,商業空間選這些書是為了收編你的情境感受,當然若真的拿起一本書,哪怕只坐下來看個一時半刻,體驗到閱讀的那種寧靜,也是很好與不同的感受。
很多年前去花蓮旅遊,那時花蓮首屈一指的美崙大飯店剛成立,偌大的大樓一進去大廳,雖然高闊但生冷,明亮但不見其旅行放鬆的溫暖,是一個「標準的」飯店,但你不太會想久待其中或令人有特別的記憶。我想很多傳統的「大」飯店都是如此吧?絕佳的硬體與訓練有素的員工,卻可能很難與遊客產生情感上的互動。
在自家設計一個書牆,「藏書」的學問其實代表主人家的品味。如果書牆只是把各類書往上擺,那只是一個書的儲藏空間,書的擺放可依類別,也可亂中有序的放置,但讓書牆有味道有品味,那種神韻可能無法單用技術性操作,像為了書牆而去買一大堆書可以達成的。你選的書,以及那些書被閱讀過的翻閱污漬,處處都代表了書牆與主人家品味的深厚度。
別以為文化符號好收編。品味、藝術是需要長時間用功淬鍊學習與沉澱過,變成自己身上的一部分,貪多或貪錯的模仿,有時用的不好,畫虎不成反類犬。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