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Advertisement

一談到歌仔戲就想到小時候暑假在外婆家,在電視只有無線三台的年代,晚上大約六、七點時總會跟著外婆看歌仔戲,然後等到我爸媽下班載我回家。現在想起那時最有印象的大概就是楊麗花歌仔戲,什麼薛丁貴、樊梨花、楊家將等忠孝節義故事,雖聽不懂唱曲,字幕有時也不太了解字義,那身段曲調卻不知...

龍抬頭、龍逆鱗/明華園戲劇總團 龍抬頭、龍逆鱗/明華園戲劇總團

一談到歌仔戲就想到小時候暑假在外婆家,在電視只有無線三台的年代,晚上大約六、七點時總會跟著外婆看歌仔戲,然後等到我爸媽下班載我回家。現在想起那時最有印象的大概就是楊麗花歌仔戲,什麼薛丁貴、樊梨花、楊家將等忠孝節義故事,雖聽不懂唱曲,字幕有時也不太了解字義,那身段曲調卻不知不覺融入了骨子血液的基因中。

龍抬頭、龍逆鱗/明華園戲劇總團

龍抬頭、龍逆鱗/明華園戲劇總團




一談到歌仔戲就想到小時候暑假在外婆家,在電視只有無線三台的年代,晚上大約六、七點時總會跟著外婆看歌仔戲,然後等到我爸媽下班載我回家。現在想起那時最有印象的大概就是楊麗花歌仔戲,什麼薛丁貴、樊梨花、楊家將等忠孝節義故事,雖聽不懂唱曲,字幕有時也不太了解字義,那身段曲調卻不知不覺融入了骨子血液的基因中。

像楊麗花、葉青、孫翠鳳等歌仔戲主角久聞大名,也了解歌仔戲在台灣藝術文化史中,就是台灣獨有特色的音樂劇,卻一直無緣再好好欣賞與好好回憶起與外婆在電視機前一起看歌仔戲的光景。久違再一次觀賞歌仔戲,竟已經回到了舞台上,我試著從小時候看電視時歌仔戲表演者優雅身段,各種比喻式的橋段、身段中抽取回憶片段。



這部明華園稱為東方版王子復仇記–「龍抬頭」、「龍逆鱗」,劇情結構與各項元素具有濃厚傳承精神,雖是以北宋為歷史,卻又跨越古今,又能以一隱士鍾山縱貫其中。跳脫以往我對歌仔戲的想像,原來歌仔戲可以如此前衛,除了看到傳統戲曲的韻味身段,又在戲裡以各種方式傳達許多傳統歌仔戲無法挑戰的議題,比如性別議題,仇恨生死意想不到的結局,都挑戰了上一世代歌仔戲迷的觀賞體驗。

除了以傳統的方式欣賞歌仔戲固有的傳統元素,這在場各種年齡層從老人家到年輕學生,我不太知道當老一輩觀眾如何處裡看到同性議題的感受,會否會不自在?這些以前無法表達的議題,明華園在雙龍戲曲中,以第二代的長輩帶著第三代的後進一起完成,更突顯得這些議題穿過了世代藩籬,貫串與傳承了寬容與諒解還有新思維。

謝幕完畢,我感覺我內心的一種自己,或許在某種程度上可能也能被上一代的長輩理解與寬容。原來,歌仔戲也可以這麼不一樣,在內心迴盪著。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