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前提是多傾聽,占了整個對談80%以上的重要性 |
看了一位作家錄了一段談論自己人生觀的影片,他說到人生要:一、禁用「應該」兩字,改用「可以」來取代;二、說出自己想法時使用肯定語句,不使用「我不要、我不喜歡」等方式。
看完之後我覺得蠻有道理的,他清楚傳達他的人生觀就是不要曖昧不明,每個人要明確表達自己的想法「是」什麼。用刪去法表達自己的意思,不代表你現在的選擇是你所喜歡,可能只是一種不得已的選項。
直接表達自己的意見,在我成長時代的環境,會帶給人過於武斷,不夠謙虛自省(傳統儒學做出來的樣貌)。
從小我的教育環境不是鼓勵學生問問題,而是要學生懂得服從,遵從威權領導,聽從老師、父母、聽成績好的人怎麼說。成績不好的人沒有話語權,就該聽從權力大的人,官大學問就大的鄙俗。
成長後在人際互動中,一但我在與朋友的角色中站定了主導地位,就很容易不加思索地將自己的主觀,直接淹沒朋友的人生。我曾經犯過錯,把朋友願意對我的傾聽,變成我可以凌駕他人生的認知,我不斷地以自己的經驗或想像,加諸在對方人生。
漸漸地,朋友也走得遠了,錯亂的搞不清楚曾經這麼好的朋友,為何卻反而越走越遠?
過去犯的毛病常常只講自己,因此年輕時喜歡用「應該」兩個字去「指導」別人的人生,好像自己多成功一樣。
走了社會許多年,周遭的朋友其實每個人際遇都不相同,或多或少因為自己的個性,因為不同的家庭背景,成就不同的人生,但這一切都不是錯誤,人生沒有絕對,只有相對的正確。
我試著做出改變,開始強迫我自己耐著性子聽人說完話,不要插話。別人講完後,順著他敘事脈絡提出「可能性」。談的是他的故事,他有他的背景,有他的限制,我無權對他的人生做批評與下決定。
現在我跟朋友聊天,盡量讓自己傾聽的多,說多的是「有沒有可能換一另種想法」'「如果狀況是這樣,你覺得有沒有可能」「你可能可以試試這樣想」。
我用「可能」取代「應該」,兩者都不是100%的肯定,一種是探詢,一種是指導。漸漸地我用探詢模式,從別人故事脈絡裡尋求解決方案,抽空隙提出自己人生的看法。
我人生的印證,無法完全套用在對方身上。我們永遠是不同的個體,彼此尊重。
順著朋友的故事,聽完了他最近的人生,儘管我沒有高談闊論,但一場良好的對談往往都能美好的結束。有傾聽,有探詢,有討論,最後才講出自己的感覺。
處處以「那是他的人生」做為尊重。
今天談的不是溝通技巧,而是開始懂得內省的人生觀。若沒有傾聽,再多溝通技巧,所謂交心,也只是淪於表面的空泛。
曾經流逝的朋友不可追矣,也是給自己人生上了一課,學費就叫做代價。有沒有可能,過去那些流逝的朋友,願意再給我一個機會,讓我好好傾聽你最近的人生?
如果您願意給我訴說的機會。給您傾聽的機會,Yes,i do
回覆刪除阿財學長,最近好嗎?
刪除